通报原因,过度开药。

一位是赵医生,一年内为133名患者开出治疗中枢神经损伤药物6725盒,其中为19名患者超开1617盒。予以年度考核扣10分,暂停医保处方权3个月;

一位是丁医生,为患者王某8个月之内开出抗癌辅助药物202盒,108盒都是超正常使用剂量开具;为患者吴某一年内开出提高免疫力药物260盒,超开114盒。予以年度考核扣10分,暂停医保处方权3个月;

一位是李医生,为患者范某10个月内开出抗癌药物18盒,超正常剂量开具7盒。予以年度考核扣5分。

对医院全额追回违规费用,责令认真整改问题,完善内部制度。

 

一直以来,过度治疗是个模糊的概念,界定上主观性很大,富有弹性。这种主观性,也决定了各地的医保部门对过度治疗的界定,天差地别。

 

就拿河北的这三位医生过度来看,至少我个人觉得,他们仨,所谓的过度用药,其实并不是特别严重

比如,那位赵医生,在一年之内为133名患者开出6725盒药,咋一看好像不少,但除以365天,平均每人每年不过50盒,一月仅五六盒。各位,这样的数量,算得上过量?

对此,大家怎么认为,欢迎留言讨论!

在此,我仅针对过度治疗这一问题,谈一点个人看法。实际上对于过度医疗这一问题,陆巍教授曾有过精辟阐述和准确定义,大家可以看下面视频,即可而知:

在我个人看来,过度治疗,尽管根源复杂,但原因概括起来只有三方面:

1、长期“以药养医”的医生考核机制引发的长尾效应。

2、一定程度的药品回扣成为促酶反应。

 

3、患者对疾病和医保的认知与期待成为加速器。

从以上三点,可以看出,过度医疗过度开药问题的发生,是有其萌芽的土壤的。如果上述三个条件当中,任何一个出现,而没有被遏制,就都极有可能造成过度医疗问题的发生。

 

所以,不从根源上解决,就算发现一个、查实一个、处理一个,也终究不过是扬汤止沸而已

都说高学历高回报,但是医疗系统好像是颠覆了这个规律。医生的职业从不被尊重,医生的付出从不被重视,各种无理投诉,长期超时加班,没有节假日也没有该有的补偿,从未有人重视、并积极的给予改善。

那么,你不给医生一个说法,医生自然就会改变一些做法

职业没有高低贵贱,但有尊严。

职业的尊严从何而来?

那就是对未来稳定的预期。

如果一个医生五年本科毕业,三年规培,工作十五年,还不如初中毕业干电焊工的收入高,还不如大街上卖糖烧饼炸油条的收入高,心理多少就会产生失衡等一些问题。这时候,你还能指望他能回归初心?

《意林》中曾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。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临床医生芬森,晚年时候想寻找一个接班人。他的助手担心他选中的徒弟哈里会因为家境贫寒被金钱诱惑,所以建议芬森通过其他人以高薪聘请的方式,试探他能否把持住自己。

芬森断然拒绝了。

理由是,这样的考验,必定会让哈里在现实与梦想面前两难抉择,内心肯定非常撕裂。无论结果怎样,都注定两败俱伤。

很多年后,功成名就的哈里得知当年师傅的决定,不禁老泪纵横:“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利益做诱饵,来评估我的人格,那我肯定就掉进了这个陷阱。因为,当时我的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,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,如果那样,就没有今天的我了……”

人性具有两面性。一个是动物性,一个是社会性。所以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,而要注重当下每个人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人格。考验极端情况下的人性,不仅毫无意义,而且愚蠢至极。别扯什么真金不怕火炼,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。

对医生,再强的监管,也不如像国外对待医生那样,给够钱,给足待遇,让他们成为高收入的阶层,让他们不是不敢,而是不屑于去违规!